回忆当年日本投降

 二维码 385
发表时间:2018-09-21 15:15


值此又一亇8-15又将來临之际,73年前之事犹似眼前,今再來一次回顾並留后人。  

自从日军在太平洋战事败北、攻克柏林、开罗会议之后,日本投降成为即來之事,广島被炸,苏联出兵东北又使投降成指日可待了,而淪陷区表面仍风平浪静。

当年南通旡线电尚不普及,日间亦旡电,消息闭塞,幸纱店众多,为了解当日上海纱市行情,很多纱店有旡线电每晚來电后必开机收听纱涨跌,此时旡人听南京广播,因黄金时间汪伪中央台须转播东京之华语大东亚联播節目。

1945810日晚八点,大部份人正在听20支蓝凤每包多少元时,忽然远处有爆竹声,夏夜此时大家都在乘凉,跑到门口见邻居都向对门酒店去,因酒店徐老板为旡线电爱好者能自装机,他不听纱市正想寻台有旡歌曲節目,恰碰到南京广播日本投降消息,消息不长,一再重复,听者亦重复听,不愿离开,我与邻居几亇孩子自亦如此。

次日,全中国均在狂欢之中,酒店突然生意兴隆,炮仗店更在一上午即賣光不存货,我家门内一房客,自日军來后即戒酒七年未沾,亦在当日开戒,狂飲半斤白酒,有人留了长胡子亦剃得光光以资庆祝,全城一片喜气,那几天满街均为钞票碎屑,因汪伪之儲备券貶值,可代炮仗中之草纸,纸结实,炸声更晌。

南京之能突然转播重庆广播,为电台广播员听到重庆广播后趁日方人员不在冒险抽去大东亚联播而转播,而此时投降之事为文官政府向天皇呈请,但武官反对,驻华之岗村宁次等在此尚拟天皇收回成命,不过未能得逞,此后几天见南京市民狂欢之景曾发令鉦压,但下级官兵鉴于实情执行不力,因此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直到815日天皇向各地日军亲自广播,主战派方死心。

现摘录当时情况之报导,以了解详情:

A. 1945年8月9日下午,重庆中央广播音员靳迈和潘启元被告知,晚上可能会广播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闻,让他们晚上加班等消息。俩人都很兴奋,但等了一夜却没有来消息。

A. 8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将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乞降的消息很快由中国和同盟国的电台传播开来。

8月10日下午4点多,正在休息的靳迈被外面熙熙攘攘的声音吵醒,只听到外面有人高兴地呼喊:“我们胜利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了﹗”靳迈听到后,忽地从床上跳了起来,冲出房门,向办公室跑去。播放股的股长和传音科的科长激动地对他说:“我们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今晚由你和小潘播送这条好消息。”当晚,靳迈和潘启元反复地播送了这条消息,中间有时插播唱片,直到凌晨5点播音才结束。

天亮之后,电台在广播大厦门前安了大喇叭,继续播送这一泪动人心的消息。重庆人民几乎倾城而出,欢呼庆贺。

当夜,电台还找来了一名日本俘虏,让他用日语广播这条新闻。这个俘虏看着广播稿,两手不住颤抖,泣不成声。潘启元递给他一杯水,并通过翻译告诉他:“不要哭,等会儿广播时更不能哭﹗”凌晨一二点时,日军俘虏进入广播室广播,刚讲了两句,他的声音就颤抖起来,靳迈上用红灯信号警告他,他才把这条消息播完。此时还在日伪控制下的南京,正严密封锁消息。

C.   但与此同时,已经同南京地下党组织有了联系的汪伪中央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谭宝林,也正在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他和同事利暗中收听了重庆和盟国的广播。

8月10日晚8点,是南京汪伪中央广播电台固定转播日本东京“大东亚联播”目的时间,而这一时间也是重庆中央广播配台新闻目的播出时间。当晚,南京汪伪电台值班的技术人员是谭宝林和他的同事苏荷。一开始,他们开机转播“大东亚联播”节目,同时谭宝林戴上耳机,打开另一转播机,收听重庆电台的新闻节目。当他听清楚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的消息时,泪动得热血沸腾,不顾个人安危,急忙关闭“大东亚联播”节目,改播重庆电台的新闻,并将这则特大新闻反复播放了多次。

日本投降的消息就这样迅速传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A. 此时,南京还处于伪国民政府的统治下。当时,其宣传喉舌“中央广播台”,照例要播放日本东京广播电台的华语节目。而在这之前,电台的技术员谭宝林和苏荷先二人收听到了重庆广播,兴奋不已,于是冒着风险,趁日本主管不在,要求发射台在8时改播“日本即将投降”的电讯。这一来,不少南京市民听到了这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南京城顿时一片沸腾,鞭炮声不绝于耳。

E. 而日军方面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

8月15日7时,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接获日本致中、美、英、苏正式投降电文。

上午,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收到日本大本营关于“天皇陛下将于15日12时亲自广播,应谨拜闻”的通知。冈村宁次也收到了大本营发来的陆军第68号密电,“天皇陛下已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11时过后,冈村宁次带领总司令部全体官兵齐集南京中山北路总司令部大楼前的广场上,面向日本皇宫的方向,肃然列队,收听天皇的《终战诏书》。收听结束后,冈村宁次向全体人员作了“谨遵诏命”的训示。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礼堂举行。一大早,成千上万的南京市民涌到冈村宁次的车子必经的广州路、珠江路、黄埔路两侧,还有许多人聚集在收音机旁收听受降实况广播。这一天,被压抑太久的南京市民终于可以尽情庆祝胜利了。

F,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洵告诉记者,当年这一重大事件详细经过是这样的:

1945年8月10日,日本委托瑞士、瑞典照会中、美、英、苏四国,请求投降。

当天傍晚,盟军总部收听到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次广播是日本外相东乡茂德未通过军事当局的检查,代表日本政府播发的。

晚上7点左右,日本投降的消息被美国新闻处(当时设在渝中区两路口)证实。美国新闻处立刻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这一消息,正在市区曾家岩官邸办公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要求中宣部国际宣传处核实消息。

这时,各新闻媒体早已按捺不住,争相予以披露。中央广播电台以中波频道,首先广播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然后数次重播。由于普通人家买得起收音机的人少,通过电台广播得到这个消息的人并不多。与此同时,中央通讯社马上发出号外“日本投降了”,并将号外贴在墙上。

获悉这一消息,盟军总部的美国士兵率先欢呼,开着吉普车沿街欢呼庆祝。中央通讯社的几位记者也驾着三轮车狂敲响锣,绕主干道一周,向市民报告特大喜讯。马路上立刻汇集起众多市民,大家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声欢呼。

当晚,兴奋的市民自发游行庆祝。数十万市民涌上街头,海涛似的欢呼声,震天的鞭炮声,狂热的鼓掌声,顿时淹没了整个山城。

周永林老人也在此列。至今,他还对8月10日晚上的情形记忆犹新——

那天天刚擦黑,外面一下子闹起来了,还夹杂着欢呼声。家住小什字兰家巷的他赶紧叫家人出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家人回来告诉他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日本投降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快跑出去看个究竟。只见街上好多人,个个一脸兴奋,都在议论日本投降的事,有的人还高声欢呼起来。一会儿,就有人打起火把,敲锣打鼓,出来游行,鞭炮也响了,震耳欲聋,人们说话的声音都被欢呼声、鞭炮声淹没,整个山城变成了狂欢的海洋。“那天晚上,防空探照灯也全打开了,将市区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昼。一直到第二天白天,全城的鞭炮声还此起彼伏。”

黄炎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夜八时,喧传日本乃真投降,一时远近欢呼,爆竹之声迸发。是夜辗转不能成寐。……天网恢恢,元恶终归殄灭,而死者岂可复生。今日者故妻何在?长子何在?读少陵《闻官军收河南北》诗,感不绝心。忽然想起刘湛恩,忽然想起张在森,以此终夜不能自制。”

蒋介石也在8月10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自己获得日本投降消息的心情。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蒋正约宴某国使节,宴会结束时“使不识体统,纠缠谈话不休。殊不知,抗战最大事,要在此时决定也。当对吴次长两次属(嘱)其早去。彼方辞出。”

谁也不去查问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关心它是否真实,它只是像长了翅膀似的,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由这一处传到那一处。当晚,百万萧山市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接下来的几天,市民天天庆祝,夜夜狂欢

“接下来的几天,萧山市民天天庆祝,夜夜狂欢。”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黄晓东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再现了当年的盛况——

所有的车辆都出动了,卡车、轿车、篷车、客车、吉普车、摩托车,车上载着青年、妇女、学生、童子军、戏剧工作者、各国记者、炼钢工人、汽车工人,车像老牛一般地走动着,却没有人嫌慢。

入夜后,无数市民手持火炬到处游行,全都陶醉在胜利之中。各处电影戏院各场开演前,均在字幕上报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下面的观众则报以热烈欢呼。

人们在餐馆里饮酒猜拳,兴趣甚浓,山城禁酒令已在无形中取消。一些动脑筋的餐馆老板,将先前畅销的“轰炸东京”、“踏平三岛”的菜名擦去,代之以“普天同庆”、“金欧一统”的新菜名,餐厅的生意于是好得不得了,存酒都卖光了。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聪明商家还利用举国欢腾之际,大打促销广告。例如,在8月16日《新华日报》上,位于中正路344号的名为“虎标永安堂”药店刊登了一则“万金油”广告,称:“8月10日,日向盟国要求投降止,为时八年一个月,举国欢腾,旅渝人士纷纷已作还乡准备……,还乡人士注意:庆祝抗战胜利,举行特价5天。”8月19日,《新华日报》一版又出现一则“爱国广告”,上面写道:“倭奴接受无条件投降,我们的九一八之耻已雪,在此伟大胜利之时,请用义华化学工业公司出品之九一八牙膏牙粉,用资庆祝,意义愈觉伟大。”

当时,有一篇名为《记狂欢之夜》的文章,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景象。文章写道: 小孩子同成年人敲着锣鼓和洋铁桶,从人丛中钻来钻去。鞭炮不停地放,冲天炮轰了又轰,响了又响。

天空中交织着强烈的探照灯光,骄傲地移动着。

“号外!”“号外!”

“谁看你的号外,无条件就是无条件!”

号外像传单一样抛在空中,散开了。

……

忽然一个戴阔边帽的美国兵被群众举起来,接着另一个戴济公帽的美国兵也被举起来。“顶好!顶好!”他们伸出两个大拇指叫着。群众都伸出两个大拇指叫着。好多大拇指啊!

一个美国兵拉着一个中国兵,把他拥抱着。中国兵慌了。

“顶呱呱!顶呱呱!”人群让出空隙,看他们两个拥抱着团团转。美国兵喝了酒呀!群众把他们两个都举起来,拍手叫着:“美国万岁!”“同盟国万岁!”

铺天盖地的报道,展现国人兴奋心情

日本投降的消息引发萧山市民彻夜狂欢,《中央日报》、《大公报》、《新民报》、《商务日报》等媒体更是不惜版面报道相关内容,铺天盖地的报道,展现了国人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据中共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志平介绍——

8月11日,《中央日报》刊登了《面对毁灭绝境 日本请求投降》和《日本投降消息传出 萧山大欢乐 百万市民兴奋不眠夜》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日本照会托瑞士瑞典转四强(中英美苏),仍图保持天皇统治权利”,以及萧山市民得知日本投降消息大狂欢的相关内容。

8月12日,《中央日报》又以《举世腾欢迎接胜利 国人一致感谢领袖》一文报道了日本投降后,萧山市民狂欢的盛况,并刊登了《四强接受倭投降 天皇统治须听从盟方命令 其政府形式应由人民决定》一文称,如日本天皇能听从盟军命令,四国将接受投降建议。

8月11日,《新华日报》分别在头版和二版刊登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和社论。其中二版头条的社论《日本无条件投降》一文中写道:“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这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半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在今天这一天获得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者面前,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呀!谁说我们不应该欢喜得发疯?谁说我们不应该高兴得流泪呢?”从8月11日至15日,该报连续刊发社论,就日本投降进行广泛宣传。

8月15日,《新华日报》又刊登了“南京伪组织汉奸名录”,要求严惩汉奸。

A. 日本投降全记日录

1945年7月17日

中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德国首都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7月26日,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对此,日本拒绝投降。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0日  日本广播乞降,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请求保留天皇体制。

8月11日

《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胜利万岁》。

8月13日  “陪都各界庆祝胜利大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制定了庆祝胜利计划草案,对庆祝胜利大会的各项工作都作了规定和说明。

8月15日  根据中美英苏四国约定,日本投降的消息正式公布。

当日上午10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萧山“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正义终胜过强权》。正午12时,日本放送协会对外广播了昭和天皇于14日亲自宣读录制的《终战诏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意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代表监督下,日本代表正式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  国民政府下令庆祝3天,庆祝活动包括:

——国民政府在国府花园举行遥祭中山陵仪式,1000人参加,实现了“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夙愿;

——国民政府在国府礼堂举行庆祝会和纪念周;

——陪都各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在较场口举行,五六万人参加。之后举行盛大游行,蒋介石检阅了游行队伍。

9月3日  《新华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9月4日  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举行庆祝抗战胜利茶会,招待驻华使节,毛泽东出席,二人在酒会上碰杯、共庆抗战胜利。#

   后记:日本投降迄今己七十余年,但岛囯缺资源,这一缺陷注定了要向外扩张,自明末倭寇沿海劫夺,到侵占台湾、到东北淪陷,到八年抗战,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今军囯主义复活,又在钓魚岛、台湾插手拟卷土重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建立强大的国防,使敌旡可乘之机,旡可鑽之隙,不使人民再陷过去之苦。